這一次,“中國華西”品牌在長三角地區持續叫響擦亮!6月6日至6月10日,整整5天時間,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斌率隊,在中國經濟最活躍,創新能力最強的長三角地區,帶着對建築行業發展趨勢的思考和華西未來發展的課題,出上海,赴揚州,達南通,再返上海,一路步履不停,日夜兼程,兩度內部摸底總結,3次拜訪同行,1次高質量企地座談。每會一友,每訪一地,華西轉型發展的成果無不收獲贊譽。時間雖短,“意義很大,成效很大”。

▲交流座談現場
6月10日,在調研總結會上,楊斌立足“長三角市場”未來發展和集團長遠戰略規劃,用“居安思危、如履薄冰”這兩個詞,深入分析華西的發展現狀,講深行業趨勢,說透轉型必要……

▲內部調研總結會現場

▲楊斌講話
常懷“居安思危,如履薄冰”的清醒
“華西有沒有措施準備順應去產能?做好準備了嗎?員工、管理人員有沒有思想準備?”面對行業轉型大勢,楊斌接連發問,啓發大家。他說,逆勢發展的企業是優秀企業,但沒有進取心,不求新求變,是不能長久的。此次考察市場,不在於談一個項目,談一個戰略,重要的是學習經驗,看清趨勢,鍛造市場敏銳度,“做正確的事,正確地做事”。華西近年來轉型快,也轉得實,從容應對了衝擊挑戰。這是華西面對未來的信心和底氣所在,但我們也應常懷“居安思危、如履薄冰”的清醒,隨時清空自己,在學中行,學中進,日進日新,把行業經驗和教訓融匯貫通,爲華西所用。
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品牌
華西的長三角市場該如何應對當前,又如何面向未來?楊斌從“品牌”、“轉型”和“定位”三個方向指明思路和方法。說到品牌,他談到,“要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中國華西的品牌”,持續用善建文化凝聚發展共識,提升競爭力,助力市場拓展。
主動出擊 “1333”是轉型要求
楊斌說,華西入滬發展已近40年。多年來,無論行業怎麼變,在滬發展的善建者守住了華西在長三角地區的發展陣地,做出了貢獻,值得自豪,但現在行業轉型趨勢倒逼我們,不能停留在過往成績單上,要主動出擊。當前,集團層面和在滬發展的各單位都要做好轉型的打算和規劃,正確認識“1333”轉型要求。堅定“一個方向”:城市能級提升和既有建築改造,堅持“三個調整”;持續推進“三個一體化”能力;聚焦“三個領域”,持續放大集團在數字、智能制造智能裝備、雙碳等領域的先發優勢。
華西上海公司的兩個定位
楊斌明確了華西上海公司定位,就是“集團工程領域在長三角地區的核心公司,也是集團在長三角地區管理能力延伸的協調性機構”。發展才是硬道理,華西上海公司當前首先是明確自身定位,集中力量找準發展突破口,快速搶佔市場,根據實情和需要,推進企業本地化。

▲集團副總陳穎銳分享心得體會
集團副總陳穎銳分享了此次調研長三角市場的心得體會,聯系集團第三次黨代會精神、善建文化的獨特優勢、搶抓區域市場機遇等三個方面,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打算。
集團總助楊海軍,集團綜合中心、戰投中心、宣傳中心、股份市場中心,深圳中華西、四川六建、華西上海公司、四川安裝、四川十五建、華西項管公司等中心和單位的相關負責同志分別就此次考察調研交流心得體會。

▲總結會前,楊斌慰問華西上海公司基層員工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