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日一學】2023年6月12日
        發布日期:23-06-12 17:33:34   作者:宣傳中心   來源:    閱讀:


        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領導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具有蓬勃生命力,就在於是實行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我國過去三十多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我國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依靠改革開放。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改革開放中產生,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發展壯大。

        ——習近平2012年11月15日在黨的十八屆一中全會上的講話


        當前,國際形勢繼續發生深刻而復雜的變化,世界政治力量對比有利於保持國際形勢總體穩定,同時影響世界和周邊和平與發展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也在增加。我國改革發展形勢總的很好,廣大幹部羣衆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積極性很高,同時我們在前進道路上也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風險意識、責任意識,堅定必勝信念,積極開拓進取,全面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着力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有效防範各種潛在風險,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努力保持社會和諧穩定。

        ——習近平2012年11月15日在黨的十八屆一中全會上的講話


        我們要繼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繼續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羣衆自治制度,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習近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個方面工作》(2012年11月15日),選自《求是》,2013年第1期


        改革創新是我軍發展的強大動力。我們要在毛主席、鄧主席、江主席和胡主席領導軍隊建設奠定的基礎上,把軍隊建設不斷推向前進,就必須不斷改革創新。軍事領域是競爭和對抗最爲激烈的領域,也是最具創新活力、最需創新精神的領域。我們要抓住當前世界科技革命、產業革命、軍事革命蓬勃發展的歷史機遇,緊緊圍繞“能打仗、打勝仗”的目標,深入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把我軍建設成爲“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威武之師,努力奪取我軍在軍事競爭中的主動權。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更新軍事思維方式和思想觀念,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各項工作中,加快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步伐,着力解決影響軍隊建設科學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要尊重實踐,尊重官兵創造精神,善於從部隊建設的生動實踐中總結經驗、揭示規律,提高工作指導水平。在安全形勢復雜多變、突發事件多、重大任務多的情況下,軍委自身的工作方式也有一個創新的問題,要完善議事決策和工作機制,保證軍委工作反應靈敏、高效運轉。

        ——習近平2012年11月15日在中央軍委常務會議上的講話


        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所以必須始終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不斷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

        形勢的發展、事業的開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們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

        ——習近平:《緊緊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2012年11月17日),選自《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1月版


        各級領導幹部要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努力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在法治軌道上推動各項工作。我們要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失職要問責,違法要追究,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爲人民謀利益。

        ——習近平2012年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紀念現行憲法公布施行三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我們要適應擴大人民民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優越性,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

        ——習近平2012年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紀念現行憲法公布施行三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對這個重大判斷,結合三十多年來我國改革發展歷程可以看得更清楚。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十年內亂後的中國,經濟瀕於崩潰,人民溫飽都成問題。面對這樣的嚴峻形勢,鄧小平同志一針見血地指出:“如果現在再不實行改革,我們的現代化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就會被葬送。”振聾發聵啊!

        ——習近平2012年12月7日至11日在廣東考察工作時的講話


        如果沒有鄧小平同志指導我們黨作出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我們國家要取得今天的發展成就是不可想象的。可以說,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歷史上一次偉大覺醒,正是這個偉大覺醒孕育了新時期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中國發展的實踐證明,當年鄧小平同志指導我們黨作出改革開放的決策是英明的、正確的,鄧小平同志不愧爲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不愧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創者。今後,我們要堅持走這條正確道路,這是強國之路、富民之路。我們不僅要堅定不移走下去,而且要有新舉措、上新水平。

        ——習近平2012年12月7日至11日在廣東考察工作時的講話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活力之源,是我們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步伐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

        ——習近平2012年12月7日至11日在廣東考察工作時的講話


        我們的改革開放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我們當然要高舉改革旗幟,但我們的改革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不斷前進的改革,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

        ——習近平2012年12月7日至11日在廣東考察工作時的講話


        我國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進一步深化改革,必須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統籌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這裏,我想講四句話,就是堅定信心,凝聚共識,統籌謀劃,協同推進。

        堅定信心,就是要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我們現在的關鍵一招還是改革開放。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現在,推進改革矛盾多、難度大,但不改不行。我們要拿出勇氣,堅持改革開放正確方向,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既勇於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又勇於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做到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

        凝聚共識,就是要形成推進改革開放的合力。人心齊,泰山移。沒有廣泛共識,改革難以順利推進,推進了也難以取得全面成功。現在,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凝聚改革共識難度加大,統籌兼顧各方面利益任務艱巨而繁重。這就更需要下功夫去凝聚共識。凝聚共識很重要,思想認識不統一時要找最大公約數。我們十三億人,八千二百多萬黨員,包括海外同胞,大家能凝聚共識,本身就是力量。同時,我們也要看到,不同地方、不同階層、不同領域、不同方面,大家會有不同想法。那就要考慮,哪些是可以“求同”的?哪些是可以經過做工作形成或轉化爲共識的?哪些是可以繼續“存異”的?把最大公約數找出來,在改革開放上形成聚焦,做事就能事半而功倍。磨刀不誤砍柴工。這些工作要做,不要怕耽誤功夫,事緩則圓。包括一些工作試點先行,也可以解決思想認識問題。我們要尊重人民首創精神,最大限度集中羣衆智慧,把黨內外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廣泛團結起來,把國內外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充分調動起來,匯合成推進改革開放的強大力量。

        統籌謀劃,就是要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改革推進到現在,必須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提出改革的戰略目標、戰略重點、優先順序、主攻方向、工作機制、推進方式,提出改革總體方案、路線圖、時間表。這也應該同“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相適應。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要以改革開放爲抓手,要有相應的改革開放舉措。所謂頂層設計,就是要對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體制作出統籌設計,加強對各項改革關聯性的研判,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標相結合、漸進和突破相促進。改革也要辨證施治,既要養血潤燥、化瘀行血,又要固本培元、壯筋續骨,使各項改革發揮最大效能。

        協同推進,就是要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我們的改革歷來就是全面改革。我不贊成那種籠統認爲中國改革在某個方面滯後的說法。在某些方面、某個時期,快一點、慢一點是有的,但總體上不存在中國改革哪些方面改了,哪些方面沒有改。問題的實質是改什麼、不改什麼,有些不改的、不能改的,再過多長時間也是不改,這不能說不改革。現在,重大改革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更需要全面考量、協調推進。不能畸輕畸重,也難以單刀突進。對看準了的改革,要下決心推進,爭取早日取得成效。對涉及面廣泛的改革,要同時推進配套改革,聚合各項相關改革協調推進的正能量。對看得還不那麼準、又必須取得突破的改革,可以先進行試點,摸着石頭過河,尊重實踐、尊重創造,鼓勵大膽探索、勇於開拓,在實踐中開創新路,取得經驗後再推開。

        ——習近平2012年12月7日至11日在廣東考察工作時的講話


        改革也要辨證論治,既要養血潤燥,化瘀行血,又要固本培元,壯筋續骨,使各項改革都能夠發揮最大功能。

        ——習近平2012年12月7日至11日在廣州考察工作時的講話


        社會各界、海內外都高度關注我們的改革。我們要堅定信心、凝聚共識、統籌謀劃、協同推進,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不動搖,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推動下一步改革。

        ——習近平2012年12月15日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要堅持有效的改革路徑。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凝聚改革共識難度加大,但不改不行,改慢了不行,過於激進也不行。要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尊重實踐、尊重創造,堅持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標相結合、漸進和突破相促進,鼓勵大膽探索、勇於開拓,允許摸着石頭過河,要多做少說,務求實效。

        ——習近平2012年12月15日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當代中國的發展進步,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強大動力。現在,解決我國進一步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戰,必須深化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鄧小平同志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曾經說過:“改革的意義,是爲下一個十年和下世紀的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續發展的基礎。沒有改革就沒有今後的持續發展。所以,改革不只是看三年五年,而是要看二十年,要看下世紀的前五十年。這件事必須堅決幹下去。”鄧小平同志看得很遠、想得很深。這說明,我們黨早就估計到,改革開放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繁重的事業,必須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幹下去。

        ——習近平2012年12月31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改革開放是一場深刻革命,必須堅持正確方向,沿着正確道路推進。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我國改革開放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關鍵是我們把黨的基本路線作爲黨和國家的生命線,始終堅持把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同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這兩個基本點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

        ——習近平2012年12月31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激情视频,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岳洗澡故意给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