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推進合作,爲促進共同發展提供有效途徑。“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世界各國聯系緊密、利益交融,要互通有無、優勢互補,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自身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不斷擴大共同利益匯合點。要加強南南合作和南北對話,推動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平衡發展,夯實世界經濟長期穩定發展基礎。要積極創造更多合作機遇,提高合作水平,讓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各國人民,爲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多作貢獻。
——習近平2013年4月7日在博鳌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上的主旨演講
堅持開放包容,爲促進共同發展提供廣闊空間。“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我們應該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的權利,消除疑慮和隔閡,把世界多樣性和各國差異性轉化爲發展活力和動力。我們要秉持開放精神,積極借鑑其他地區發展經驗,共享發展資源,推進區域合作。
——習近平2013年4月7日在博鳌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上的主旨演講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上。過去十年,中國全面履行入世承諾,商業環境更加開放和規範。中國將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中國的大門將繼續對各國投資者開放,希望外國的大門也對中國投資者進一步敞開。我們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保護主義,願通過協商妥善解決同有關國家的經貿分歧,積極推動建立均衡、共贏、關注發展的多邊經貿體制。
——習近平2013年4月8日在同出席博鳌亞洲論壇二〇一三年年會的中外企業家代表座談時的講話
要加快推進民生領域體制機制創新,促進公共資源向基層延伸、向農村覆蓋、向弱勢羣體傾斜。關鍵要抓住以下四點。一是要抓重點,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抓住最需要關心的人羣,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二是要抓實在,既盡力而爲、又量力而行,做那些現實條件下可以做到的事情,讓羣衆得到看得見、摸得着的實惠。決不能開空頭支票,也要防止把胃口吊得過高,否則就會失信於民。三是要抓持久,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爲長期任務來抓,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辦、一年接着一年幹,鍥而不舍向前走。四是要抓組織,各級幹部要帶領羣衆一起幹,通過辛勤勞動創造幸福生活,而不能領導熱羣衆不熱,也不能羣衆熱而領導不熱。
——習近平2013年4月10日在海南考察工作結束時的講話
我們要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方針,更加科學有效地防治腐敗,全面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要加強反腐倡廉黨內法規制度建設,加強反腐敗國家立法,提高反腐敗法律制度執行力,讓法律制度剛性運行,盡快形成內容科學、程序嚴密、配套完備、有效管用的反腐敗制度體系。要加強對典型案例的剖析,從中找出規律性的東西,深化腐敗問題多發領域和環節的改革,最大限度減少體制缺陷和制度漏洞,拓展從源頭上防治腐敗工作領域,通過深化改革不斷鏟除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土壤。
——習近平2013年4月19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
在這方面,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經濟社會發展考核評價體系,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體現生態文明建設狀況的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使之成爲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導向和約束。我看,我們一定要徹底轉變觀念,就是再也不能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來論英雄了,一定要把生態環境放在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的突出位置。如果生態環境指標很差,一個地方一個部門的表面成績再好看也不行,不說一票否決,但這一票一定要佔很大的權重。
——習近平2013年5月24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要建立責任追究制度,我這裏說的主要是對領導幹部的責任追究制度。對那些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後果的人,必須追究其責任,而且應該終身追究。真抓就要這樣抓,否則就會流於形式。不能把一個地方環境搞得一塌糊塗,然後拍拍屁股走人,官還照當,不負任何責任。組織部門、綜合經濟部門、統計部門、監察部門等都要把這個事情落實好。
——習近平2013年5月24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從制度上來說,我們要建立健全資源生態環境管理制度,加快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強化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制度,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強化制度約束作用。
——習近平2013年5月24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我們將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不僅致力於中國自身發展,也強調對世界的責任和貢獻;不僅造福中國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實現中國夢給世界帶來的是和平,不是動蕩;是機遇,不是威脅。
——習近平2013年5月在接受拉美三國媒體聯合書面採訪時的答問,據新華社北京2013年5月31日電
擴大團的工作有效覆蓋面,關鍵是要把工作延伸到廣大青年最需要的地方去。時代在發展,社會在變化,共青團要以改革創新精神不斷提高團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特別是要着力擴大團的工作有效覆蓋面。我說的是有效覆蓋面,不是說組織有了,好像覆蓋了,但實際上不起作用,形同虛設。那是不行的!青年在哪裏,團組織就建在哪裏;青年有什麼需求,團組織就要開展有針對性的工作,努力使團組織成爲聯系和服務青年的堅強堡壘。
——習近平2013年6月20日在同團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集體談話時的講話
深化幹部政策制度調整改革是深化軍隊改革的重要內容。要充分論證,加強理論研究和頂層設計,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明確改革的路線圖,防止零敲碎打,防止來回折騰“翻燒餅”。要着眼建立中國特色軍官職業化制度,抓住軍官服役、分類管理、任職資格制度等關鍵性問題,科學設置各類人才成長路徑,努力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實現突破。要加強法規制度建設,使幹部工作和幹部隊伍建設進一步走上規範化、法制化軌道。
——習近平2013年6月28日在中央軍委常務會議上的講話
開拓創新,關鍵是解放思想。思想不解放,不可能邁開前進的步子。不能身子進了二十一世紀,思想還停留在二十世紀。要既勇於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又勇於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用新的理念、新的視野、新的方法、新的標準推進軍事鬥爭準備和各項建設。
——習近平2013年7月8日在中央軍委專題民主生活會上的講話
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堅決掃除阻礙科技創新能力提高的體制障礙,有力打通科技和經濟轉移轉化的通道,優化科技政策供給,完善科技評價體系,營造良好創新環境。
——習近平2013年7月17日在中國科學院考察工作時的講話
應對當前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矛盾和挑戰,關鍵在於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從紛繁復雜的事物表象中把準改革脈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在規律,特別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關系,處理好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關系、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系、頂層設計和摸着石頭過河的關系、膽子要大和步子要穩的關系、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
——習近平2013年7月21日至23日在湖北考察改革發展工作時的講話
改革開放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這場偉大革命,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現在,走過了三十五年極不平凡的歷程。事實證明,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活力之源,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
——習近平2013年7月23日在武漢主持召開部分省市負責人座談會時的講話
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對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我國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需要解決的問題十分繁重。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研究、思考、確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舉措,刻舟求劍不行,閉門造車不行,異想天開更不行,必須進行全面深入的調查研究。
——習近平2013年7月23日在武漢主持召開部分省市負責人座談會時的講話
要通過社會體制改革創新,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最大限度增強社會發展活力,充分發揮人民羣衆首創精神,使全社會創造能量充分釋放、創業活動蓬勃開展。
——習近平2013年7月23日在武漢主持召開部分省市負責人座談會時的講話
進一步實現社會公平正義,通過制度安排更好保障人民羣衆各方面權益。要在全體人民共同奮鬥、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基礎上,通過制度安排,依法保障人民權益,讓全體人民依法平等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
——習近平2013年7月23日在武漢主持召開部分省市負責人座談會時的講話
關於文化體制改革,我只強調一點,就是要在繼續大膽推進改革、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和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同時,把握好意識形態屬性和產業屬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系,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無論改什麼、怎麼改,導向不能改,陣地不能丟。
——習近平2013年8月19日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我們將迎難而上,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探索醫改這一世界性難題的中國式解決辦法,着力解決人民羣衆看病難、看病貴,基本醫療衛生資源均衡配置等問題,致力於實現到二〇二〇年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不斷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
——習近平2013年8月20日在會見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時的談話
共同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各國經濟,相通則共進,相閉則各退。我們必須順應時代潮流,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我們要維護自由、開放、非歧視的多邊貿易體制,不搞排他性貿易標準、規則、體系,避免造成全球市場分割和貿易體系分化。要探討完善全球投資規則,引導全球發展資本合理流動,更加有效地配置發展資源。
——習近平2013年9月5日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八次峯會第一階段會議上關於世界經濟形勢的發言
中國將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深化涉及投資、貿易體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規,爲各國在華企業創造公平經營的法治環境,通過協商解決同相關國家的貿易爭端。
——習近平2013年9月5日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八次峯會第一階段會議上關於世界經濟形勢的發言